当妈妈的都知道,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口粮,每个妈妈都希望能坚持哺乳至宝宝8个月。然而,不少年轻妈妈表示母乳喂养这条路实在太艰难了,大部分遭遇的状况是“没有乳汁”。可以说,有时候母乳喂养是力不从心。
那么,是什么原因使母乳喂养如此不顺利呢?综合了很多网友妈妈的经历,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导致母乳喂养受阻的几个原因。
1、产后休息不好
有老一辈说以前生完孩子半天后便下田干活,现在也不少女明星生产后的第二天便出院了,咋一看感觉女性身体还蛮厉害的,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?生活中绝大多数宝妈本来从小就比较娇气,身体底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产后精力耗尽,一下子来不及恢复便会影响乳汁分泌。这是因为产后乳汁的分泌是靠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,使乳腺发育分泌乳汁的,当休息不好时,减少了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,使乳汁分泌减少。
有些亲自照顾宝宝的妈妈更是带着分娩的疲劳,睡眠少。从一定程度上说,乳汁跟睡眠时间成正比啊!
2、怕疼,没有坚持挤乳
很多妈妈并不是不够乳汁,而是没有疏通。乳汁并非一下子就会涌出来,开乳的方法必须要“挤一挤”。有些妈妈怕疼痛,开乳的时候挤乳头无果便放弃了,其实乳汁是越积越多的。
3、乳房胀奶没有及时疏通
一般在产后24-48小时母亲开始涨奶,当胀奶时乳腺管未及时通畅,组织液和血液的增加,干扰乳汁的流出。新妈妈往往伴有乳房的皮肤发红,胀痛,体温增高或发烧。这时宝宝很难含接好。因为胀奶,一些新妈妈望而却步,处理不好还引发乳腺炎,使母乳喂养告终。
4、错过让新生儿早吮吸
跟挤乳是一个道理,都是刺激乳头分泌乳汁。一般来说,新生儿降生后半个时小内就应吸吮妈妈奶头,即使没有奶也要吸上几口,尽早建立催乳反射和排乳反射,促使乳汁来得早且多。
若开奶迟会增加母乳喂养失败的机会。建议新手妈妈们,一定不要因为刚开始没有乳汁就不让孩子吸吮奶头,应该让他多多接触乳头,渐渐地婴儿就会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吸吮了。
在开乳过后,不要以为乳汁就能畅通了。在整个母乳喂养的过程中,要让宝宝勤吸入,这样才能持续刺激乳腺分泌,保证宝宝能吃到足够的奶水。
5、喂养时含接姿势不正确
刚开始母乳喂养时,一些新妈妈喂养姿势不正确,使孩子不能及时的吃到母乳,孩子就着急,妈妈更着急。同时由于喂养姿势不正确,使得母亲出现乳头皲裂,喂养时疼痛难忍,当再次喂养时望而却步,造成喂养失败。
|